大提琴拥有如此美丽的、像人一样的声音和如此广泛的音色,有时就好像音乐是通过它的身体直接对我们说话。
不幸的是,为这种乐器创作的真正伟大的作品非常少。其原因在于它的历史,在于它一直被小提琴所掩盖的事实。
例如,在古典浪漫主义文学中,只有少数作品至今仍在演奏,如海顿的协奏曲或罗伯特-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。
当然,还有最著名的,A.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。
它写于1894/95年冬天,当时德沃夏克是纽约 “国家音乐学院 “的一名教师。维克多-赫伯特的《第二大提琴协奏曲》的首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,他热情地参加了首演。
习惯于快速工作的他在1894年11月初在纸上抛出了第一张草图,仅仅三个月后他就能雕刻出成品的乐谱。
约翰内斯-勃拉姆斯(Johannes Brahms)收到了这首协奏曲的副本,据说他在阅读后感叹道:”我怎么不知道有人能写出这样的大提琴协奏曲?如果我知道,我早就写一个了!”
这首协奏曲以快板–慢板–中板的顺序写成三个乐章。
第一乐章以管弦乐队的著名主题开始,进入一个安静的时刻,圆号演奏了它无声的副主题。大提琴出人意料地晚进入,并从主旋律中发展出自己的旋律线,与乐队交错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。
1895年春天,德沃夏克的嫂子约瑟芬(Josefine)去世,他曾经疯狂地爱上了她。当她拒绝他的手时,他娶了她的妹妹,但他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。歌曲《让我一个人呆着》也是献给她的,它构成了第二乐章的基础,整个乐章充满了悲伤。
最后一个乐章唤起了德沃夏克的故乡波西米亚的民间舞蹈和歌曲。最后,大提琴再次唱出它的 “让我一个人呆着”,这时,协奏曲以一种忧郁的姿态结束。
这里有一张与世界著名的米沙-梅斯基和亚切克-卡斯普切克领导的华沙爱乐乐团的录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