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尔勒的卧室”(或 “文森特的卧室”)是荷兰画家文森特-凡高的三幅油画和两幅素描的标题。
最早的素描是在1888年,当时艺术家搬进了自己的第一个家,即所谓的 “黄房子”。原本他计划在这里建立一个艺术家的聚居地,让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住下来,互相扶持,但除了保罗-高更(他很快就因为争执而离开了这里),没有人能够热衷于这个计划。
1888年9月,当梵高搬进这所房子时,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,创作了一系列油画来装饰墙壁。
他被这项任务弄得筋疲力尽,在床上躺了好几天,但与他的身体不同,他那躁动不安的精神却没有得到任何休息–他的卧室,至今很少被人注意,却成为他下一部作品的基础。
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,他写到了这个项目,还寄给他第一张草图。
“我的眼睛还很累,我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想法,这就是它的草图……这次只是我的卧室,但色彩在这里应该是做了一切,通过它的简化让事物有了更大的表现力。它应该让我想起休息或睡眠一般。换句话说,画面的观感应该让大脑,或者说是想象力得到休息。”
与最初的意图相反(这幅画本应代表放松和平静),梵高的个性终于再次凸显出来,画布上似乎有紧张的能量在震动。
这种效果主要是由于梵高用厚厚的一层颜色,用醒目的笔触清晰地勾勒出物体的轮廓。
此外,梵高还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,这进一步强化了不安分的印象。
文森特-凡高似乎非常欣赏这个绘画图案,因为我们今天有三个不同的版本。一幅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,第二幅(上图中的版本)被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学院,还有一幅几乎完全相同的作品(是艺术家为他的母亲和妹妹画的)现在被收藏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。
有趣的是,梵高在信中总是写到主色紫罗兰(紫色)。这一点值得一提,因为今天的墙面呈现出蓝色到浅蓝色。
因此,芝加哥艺术学院的一个团队对这幅画的蓝色颗粒进行了检查,在翻转后发现它们的背面仍然是紫色的。这一结果在另外两个版本的画作中也出现了。
估计他的画作颜色不仅褪色了,最重要的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和LED灯的作用,紫色变成了蓝色。
2013年已经描述过的一个效果:即在各种画作中,梵高最喜欢的黄色已经变成了棕色和绿色的色调。